关于苏超现象的调研报告
“苏超”指的是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这是一个省级业余足
球联赛,由江苏 13 个地级市各派一支队伍参赛。“苏超”近期以
惊人热度席卷全国,成为现象级体育赛事,场均观众突破 1.5 万
人,甚至超越中甲联赛。为了探究“苏超”火爆出圈的原因,中
州市委政研室、市体育局、市文旅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前往江苏考
察,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主要做法
“苏超”的爆火并非偶然,其核心在于以人民为中心(低门
槛、强归属),以市场为导向(专业运营、商业闭环),以文化为
灵魂(地域 IP、全民造梗),以政府为护航(优化环境、服务保
障)。这为我市发展赛事经济、激发城市活力提供了极具价值的
样板。
一是瞄准群众需求。“苏超”爆火的核心在于精准匹配群众
参与感、归属感。低门槛参与。坚持 10 元亲民票价(仅为中超
票价的 1/10 甚至更低),并推出家庭套票、学生票等更多优惠形
式。开放球员招募,建立公开透明的选拔机制,明确外卖员、村
支书、白领、教师、个体户等不同职业背景的市民均可报名参赛,
定期组织选拔赛或训练营,确保草根球员有真实参与通道,打破
职业赛事壁垒,让足球回归“全民运动”本质。城市荣誉感赋能。
巧妙利用网络热议的“十三太保”地域文化梗,官方引导并鼓励
各城市战队主动认领和创意发挥,如“南京盐水鸭 vs 无锡水蜜
桃”的“舌尖德比”,“苏州园林队”对阵“徐州楚汉雄风队”等。
各队球衣、助威道具、口号均融入地方特色元素,激发市民自
发捍卫城市荣誉的热情。社交媒体上,#为家乡而战#、#苏超十
三太保#等话题热度持续高涨。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将赛事深度
嵌入城市文旅活动。例如,常州文旅在主场输球后,联动扬州主
要景区,对扬州市民实行一周内免门票政策,单场引流 6 万游客;
淮安推出“百元球迷套餐”(含观赛门票、特色餐饮、合作酒店
住宿折扣券),套餐上线即被抢购一空,直接拉动餐饮住宿消费。
苏州、南京等市在赛前赛后组织球迷大巴游览城市地标,形成
“观赛+旅游”的完整消费链。
二是抓住市场空白。避免同质化竞争,聚焦差异化切口。“苏
超”成功在于抓住了“职业足球与草根足球间的断层市场”——
城市足球联赛的市场空白。定位差异化。避开中超高度职业化、
资本化的赛道,聚焦“城市荣誉战+全民狂欢节”的独特定位,
强调社区归属、市民参与和文化认同,场均观众 1.5 万超越中甲。
其成功证明了中国庞大的基层足球人口和地域归属感带来的巨
大市场潜力。文化独特性植入。深度挖掘并戏剧化呈现城市历史、
地理、物产特色。徐州 vs 宿迁的比赛被包装为“楚汉争霸”主
题;连云港队门将因一次精彩扑救被网友戏称为“花果山猴王”,
俱乐部顺势推出“猴王”主题助威服,成为爆款;南通队因其
“建筑铁军”特色,球迷打出“建工精神,筑梦绿茵”的巨型
TIFO。这些符号成功转化为有生命力的赛事 IP,引发共鸣和传
播。错峰顶级赛事。精心选择非国际大赛(如世界杯、欧洲杯)
和非中超密集赛程的窗口期(如夏秋之交、初冬)举办联赛,有
效避免与顶级赛事流量正面冲撞,确保了本地乃至周边省份的关
注度能够有效聚焦。
三是搞好市场化运营。江苏的“政府引导+专业运营”模式
值得借鉴,本次活动由江苏体育产业集团(JSIG)作为核心运营
方承办,政府做“掌舵人”而非“划桨者”。零财政办赛范例。
以无锡马拉松为例,通过专业的商业开发团队运作,市场化招商
吸引国内外 42 家赞助商(涵盖运动品牌、金融机构、汽车、快
消品等多领域),赛事冠名权、广告位、特许商品等收入可观,
政府零投入却带动周边产业效益超 5 亿元。“苏超”借鉴此模式,
首赛季即实现收支平衡,赞助收入、门票收入、衍生品收入构成
主要来源。以奖代补激活力。江苏省设 2000 万元/年赛事奖补资
金,建立包含上座率、媒体曝光量、社交媒体互动量、对当地
GDP 及消费拉动评估、安全运营记录等维度的科学赛事绩效评
估体系,按运营效果后补助。此政策有效激励了运营主体追求赛
事品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专业机构操盘。江苏体育产业集团作
为省内龙头体育产业平台,拥有成熟的赛事运营体系、专业的招
商团队、丰富的场馆管理经验和媒体资源网络。其运营 30 余场
馆,年服务超 600 万人次。为“苏超”提供了从场地保障、赛事
组织、媒体转播、票务管理到风险控制的“全链条”专业服务,
是成功的关键保障。
四是大力宣传造势。拥抱互联网语境,让群众成为传播主体。
“苏超”出圈依赖“全民造梗”的传播生态。官方主动下场玩梗。
地方文旅部门、俱乐部官方账号放下身段,积极参与网络互动。
常州文旅不仅认领“吊州”绰号,更迅速推出“吊州”主题文创
产品(如鸭舌帽、帆布包、手机壳等),设计风格年轻化、网络
化,单日售罄;南京队推出“盐水鸭”限定版围巾,苏州队推出
“园林窗花”风格球衣补丁,均引发抢购热潮。开放 IP 共创。
设置低门槛、高趣味性的互动话题和挑战。如“我在吊州看‘苏
超’”、“寻找最强苏超梗王”、“用家乡话为球队加油”等抖音挑
战赛,并设置小额奖金或特色奖品(如球星签名、主场门票等),
吸引海量 UGC 内容裂变传播,相关话题抖音播放量达 1.2 亿次。
俱乐部积极转发优秀网友作品,形成良好互动。重视媒体议程设
置。运营方主动向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和素材,获
得人民日报、新华社定调报道“群众体育新样本”,央视体育频
道进行专题报道,提升舆论高度和赛事公信力。同时,与懂球帝、
直播吧等垂直体育平台及本地生活资讯大 V 深度合作,形成多
层次、全覆盖的宣传矩阵。
五是主办不包办。体育赛事健康发展,要走市场化+公益化
的路子。政府要居于幕后,搭台子、优环境是关键。角色定位清
晰。地方政府(省、市体育局、文旅局等)主要职责在于。提供
政策支持(如安保审批、交通协调、税收优惠);统筹协调公共
资源(如提供符合标准的场馆、优化周边环境);监督赛事安全
和规范运营;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保障(如增派警力维持秩序、
协调公交延时)。避免过度行政化干预。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在
细节中显示作为,不要去搞政绩活动,取消冗长的领导赛前致辞
环节,避免主席台过度占用最佳观赛位置,简化开闭幕式流程。
领导致辞等官场味十足的环节不要体现到这种群众自发参与的
活动中,不仅不会受到欢迎,反而会招致反感,确保镜头和焦点
始终在球员和球迷身上。专注服务保障。地方党政主官的职责是,
高效调配资源做好细致的接待、交通、住宿、安保等一系列服务
环节。例如,赛前发布详尽的交通管制和接驳指南;在赛场周边
设置充足的移动厕所和医疗点;协调酒店提供球迷专属服务和协
议价;部署充足警力确保入场、散场秩序和赛场内外安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