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XX市“十四五”时期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 XX 市“十四五”时期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的调研报告 为协助做好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我们高度重视, 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从促进全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大局出发,聚 焦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增强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按照“把问题找准、把 形势搞清、把建议提实”的工作目标,认真听取市发展改革委、 市财政局、市经信局、市金融监管局等相关部门情况介绍和工作 建议,并进行实地考察,形成本调研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全市 金融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金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在前瞻把 握“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 政策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 (一)全市金融业面临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 从国际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面临重大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 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全球经济产业进入加速变 革阶段,特别是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使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 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全球经济发展面临较大挑战。从国 内看,“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一轮提质增效 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创新 驱动发展离不开金融业赋能。从北京市看,北京市进入落实首都 城市战略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时期,首都“四个中 心”定位、“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城 市副中心等重大战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将逐步释放,需要金 融业形成强力支撑。 (二)全市金融业面临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新要求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 金融监管成为新时期全市金融业发展的新要求。2017 年,习近 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 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 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 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要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完善金 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20XX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 服务,要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全市金融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金融风险挑战 从国际看,全球金融市场面临较大风险。一方面,国际金融 风险长期持续累积,全球杠杆水平持续增高,20XX 年全球债务 总额达到 XX 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是 20XX 年的 2.8 倍,是 当期全球 GDP 总量的 3 倍,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 150%警戒线水 平。 从国内看,国内金融去杠杆任务艰巨,实体经济杠杆率高企。 截止到 20XX 年末,中国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 体经济杠杆率达 245.5%,是 2008 年的 2.57 倍,增速达全球同期 的两倍多。 从北京市看,在外部风险加剧的情况下,北京的内部金融发 展面临多重挑战,一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内生型金融风 险也会不累断累积。二是随着区域金融对内对外扩大开放,输入 型金融风险会对北京金融稳定构成新的挑战。三是非正规金融领 域风险仍旧较大,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 20XX》,截至 20XX 年末,北京 P2P 网络贷款余额约为 XX 亿元,规模占全国约 1/3, 排名第一。四是房地产市场的累积风险还有待进一步释放,北京 个人住房贷款规模增幅继续扩大。截至 20XX 年末,北京个人住 房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 XX 亿元,且同比增幅提高 2.4 个百分点。 二、北京市金融业发展现状 (一)金融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经济贡献度大幅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市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首都经 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战略支柱地位更加巩固。 截至 20XX 年底,全市金融业增加值 XX 亿元,已与上海市持平, 较 20XX 年的 XX 亿元增长了 66.7%,年均增长率为 13.7%;金 融业贡献度大幅提升,2019 年金融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为 18.5%,较 20XX 年的 17.1%增长 1.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28.8%,是对全市经济拉动最明显的行业。金融业税收总额大幅 提升,20XX 年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完成税收 XX 亿元,同比增 收 XX 亿元,增幅 8.5%,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达 55.2%,成为 全市税收收入的支柱行业。 (二)金融机构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头部机构聚集效应明显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加大金融开放力度,金融机构数量 和质量实现了双提升,累计吸引 272 家金融机构落户,注册资本 规模合计 XX 亿元,同期法人机构数量增加 110 家,总部企业增 加 525 家。截至 20XX 年底,全市各类持牌法人金融机构总部超 过 800 家,资产总量超过 XX 万亿元,占全国 50%以上。引入了 一批国际国内头部金融机构,金融街目前拥有外资金融机构 121 家,其中 16 家为《财富》世界 500 强上榜外资机构的境内机构。 (三)金融业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服务国家战略能力著提升 一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区有积极进展。集聚“一带 一路”金融发展战略资源,吸引并服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丝路基金、中非基金等一系列由我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组织和投资 基金在北京落地,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本营。初步搭建起服 务“一带一路”政金企交流平台,推动在京金融机构广泛参与国 际竞争,通过海外发债、境外上市等多种途径服务“走出去”企 业融资。二是支撑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成效显著。紧 抓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机遇,制定北京服务金融扩大开放工 作方案,梳理形成 3 类 18 条举措 28 个具体项目,先后支持瑞银 证券成为国内首家持股比例达到 51%的外资证券公司;支持华泰 保险集团成为国内首家中外合资保险集团;服务 VISA、Master 申请银行卡清算许可;服务诚通基金、瑞银证券、凯雷投资、施 罗德投资等 4 家机构申请 QDLP 试点资格;研究制定“金开十 条”,探索金融监管“沙盒机制”,服务国家金融扩大开放。三是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初步构建,以北交所为发起方之一的 “京津冀产权市场发展联盟”平稳运行,北京各大主要金融机构 服务京津冀组织创新、产品创新不断深化,支持非首都功能有效 疏解力度不断增强,建立京津冀区域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四 是金融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