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市 XX 保险公司工商保险党支部开放式党
课讲稿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参与一堂特殊的开放式党课。这堂课
的主题,连接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也紧系着我们每
一位工伤保险工作者肩上沉甸甸的民生责任。我们的题目是《党
史映照初心路工伤保险护民生》。
2025 年,是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未来展望的特殊年份。我
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联
合国成立 80 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6 周年,中国共产党也走
过了 104 年的光辉历程。同时,今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
之年。在这样一个关键的历史交汇点,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
向未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党史的浩瀚长河中汲取智慧与力
量,思考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履行我们工伤保险人的职责与使命。
第一部分溯源·百年征程铸保障——从党史看社会保障的
初心使命
社会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政党执政理
念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
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其中,为劳动者构筑坚实保障的初心,始
终贯穿其间,熠熠生辉。
一、革命烽火中的红色基因——社会保障思想的早期萌芽
“初心”二字,重若千钧。我们党的初心,从诞生之日起,就与
“人民”二字紧密相连。在风雨如晦的革命年代,党在领导工人
运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实践中,就已经将劳动者权益保障
的理念深植于血脉。早在 1923 年,党的三大就明确提出要制定
《劳动法》,并主张实行劳工保险。1925 年,党的四大更是首次在
正式文件中提出了“社会保险”的概念,主张对工伤、疾病、失
业等提供社会救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主张,并非空中楼阁,
而是党关心工人疾苦、争取劳工权益的真实写照。在赣南、闽西
等革命根据地,我们党颁布了《劳动法大纲》等一系列法令,初步
建立了涵盖工伤、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救济制度,尽管条件极其
简陋,保障水平也十分有限,但它在黑暗的旧中国点燃了劳动者权
益的希望之火,播下了社会保障的红色种子。这充分说明,保障劳
动者权益,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和价值追求。
二、建国伟业里的制度奠基——工伤保险体系的初步构建
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开辟了广阔天地。
百废待兴之际,党和政府就把劳动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了心头。
1948 年,东北解放区颁布的《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
例》,为新中国劳动保险制度的创立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
蓝本。在此基础上,1951 年 2 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
上的社会保障综合性法规,它明确规定了职工在遭遇工伤、残疾、
疾病、生育、年老等困难时应享有的保险待遇,标志着我国社会
保障制度的正式建立。其中关于工伤补偿的规定,虽然还比较原
则,但它奠定了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基石,让广大工人第一次感受
到了来自国家的制度性关怀。从旧社会工伤事故频发、伤残工人
孤苦无依,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兜底”,这一历史性的转变,生动
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三、改革春风下的守正创新——工伤保险制度的法治化与现
代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
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面对市场经济体制
下劳动关系的新变化、新挑战,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了建立与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工伤保
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正是这一宏伟蓝图中的重要篇章。1996 年,
劳动部出台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在全国部分地区
开始进行工伤保险社会统筹的试点。2003 年 4 月,国务院颁布《工
伤保险条例》,并于 200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这部法规的出台,是
工伤保险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工伤保险制
度彻底告别了企业单位保障的旧模式,走上了社会化、法治化的
轨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伤保险制度建设更是进入了快车道,形
成了集“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制度体系不断织
密扎牢了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安全网。
回顾这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一条主线: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不断探索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亿万劳动者撑起了一把坚实
的“保护伞”。
第二部分聚力·时代答卷显担当——新征程上工伤保险的
价值与挑战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工伤保险作为
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和价值也在不断深化。我
们不仅要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更要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展的大局,在新征程上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答卷。
一、织密扎牢“安全网”——覆盖全民的制度成就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社会保障体系。工伤保险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其覆盖广度、保
障力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截至 2025 年 7 月,全国工伤保
险参保人数已稳定在 3 亿人以上。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千千
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更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的制度仍在不断
突破和完善。2025 年 7 月 31 日,《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暂行
规定》正式生效,明确要求用人单位为聘用的已达法定退休年龄
但仍在工作的劳动者单独缴纳工伤保险费。这一规定,有效填补
了历史上的制度空白,将数以千万计的超龄劳动者、银发就业人
群纳入了保障范围,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所有劳动者“一个都
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从农民工到建筑业工人,再到快递员、外
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持续向纵深拓
展,这张“安全网”正变得越来越致密、越来越牢固。
二、守好护住“血汗钱”——基金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工伤保险基金,是工伤职工的“救命钱”“保障钱”,每一分钱
都凝聚着广大参保单位和职工的信任与期盼。随着参保人数和基
金规模的持续扩大,维护基金安全运行的责任也愈发重大。截至
2025 年 3 月末,包含工伤保险在内的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
已达 9.6 万亿元,这笔巨额资金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
和和谐稳定。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我们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虚构工伤事故、伪造医疗票据、挂床住院、过度诊疗……各种形
式的欺诈骗保行为时有发生,像蛀虫一样侵蚀着基金的安全。这
些行为不仅造成了基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