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 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 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 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最新决策部署,总结过往,分析形势,部 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以更高站位、 更实举措,奋力推动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新的跃升。刚才,相 关单位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分享了经验,剖析了问题,提出了 思路,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深刻把握精神文明建设从“创城” 到“兴城”的历史性转变 过去几年,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砥砺前行、成果丰硕的几年。 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协同奋 斗、锐意进取,成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的卓越成就。 这一荣誉,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印证着我们城市发展 的卓越品质,更有多项创新工作得到了中央文明办等国家部委的 充分肯定。可以说,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具有时代特 征的精神文明建设之路,为我市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 城市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站在“七连冠”的新起点上,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荣誉 代表过去,未来更需开拓。我们面临的已不再是“如何保住牌子” 的问题,而是“如何超越牌子”的时代课题。当前,我市精神文 明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即从致力于夺取“文明城市” 荣誉的阶段性创建,全面转向致力于塑造“城市文明”内核的长 期性建设。这绝非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发展理念、工作路径、 评价体系的深刻变革,是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自我革命。从 “创建文明城市”到“建设城市文明”,其核心要义在于:一是 从“指标驱动”转向“价值引领”。过去,我们的工作在很大程 度上围绕着测评体系的各项指标展开,这在打基础、补短板阶段 是必要且有效的。但“城市文明”的建设,更追求的是文明的内 化于心、外化于行。它要求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 城市发展的血脉,让崇德向善、诚信友爱、开放包容、守正创新 成为这座城市的鲜明品格和全体市民的自觉追求。我们不能满足 于街面是否干净、秩序是否井然这些“硬指标”的达标,更要致 力于市民精神风貌、城市文化品位、社会道德水准这些“软实力” 的持续提升。二是从“攻坚冲刺”转向“常态长效”。“创城”模 式带有明显的阶段性、运动式特征,容易出现“评时抓、评后放” 的周期性波动。而“城市文明”的建设,则是一项永不停歇、久 久为功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原有的“迎检”思维定 式,加快构建一套常态化、制度化、数智化的创建与评估闭环。 正如市文明办正在研究制定的《*市城市文明建设专项机制的意 见》所探索的方向,未来的评估要做到“无感无扰”,而文明的 成果要让群众“可感可及”。这意味着要将文明建设的要求全面 融入政府决策、社会治理和市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从被 动达标到主动作为的根本转变。三是从“城区为主”转向“全域 覆盖”。过去的创建工作,重心和资源更多地集中在中心城区。 然而,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城 市文明”的建设,必然要求推动文明的阳光普照到城市的每一个 角落,实现岛内外一体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发展。 特别是要将工作重心向农村、尤其是城中村等薄弱环节下沉,让 文明之风吹遍乡村田野,让现代治理惠及每一位居民。同志们, 深刻认识并主动顺应这一历史性转变,是我们做好今后一切工作 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必须以归零的心态、奋进的姿态,勇敢地跳 出“舒适区”,告别“路径依赖”,以全新的视野和格局,谋划和 推动我市精神文明建设迈向更高境界。 二、聚焦关键、系统推进,精准把握建设高水平“城市文明” 的核心任务 从“文明城市”跃升至“城市文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 程,必须纲举目张,抓住关键。我们要牢牢把握*高素质高颜值 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战略定位,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 文明创建的融合创新,在以下三个关键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一)以治理现代化为突破口,全力攻克城乡文明融合的 “最后一公里”。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文明发展不均衡,是我市 迈向更高水平“城市文明”必须破解的难题。其中,城中村的现 代化治理是重中之重,它既是社会治理的难点,也是文明创建的 洼地。我们必须将其作为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标志性工程来 抓。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我们制定的《*市 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明确了“一 年试点、两年攻坚、三年全覆盖”的清晰路线图。现在已是 2025 年,是攻坚收官、检验成效的关键之年。各区、各部门要对照 “10+(5)+1”项治理内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各项 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要鼓励基层创新,总结推广*区以党建引 领基层治理、*区探索“大物业”管理模式(即由国企与村集体 合资成立专业化物业公司统一管理)、*区创新集体产权制度等有 效做法,形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治理格局。要构建起“区— 镇(街)—村(居)—村民小组”四级联动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推广网格员、安全员“多员合一”的扁平化模式,通过成立房东 协会、强化基层党组织对出租屋的引导等方式,实现从“管不住” 到“管得好”的转变。二要将文明创建深度融入治理全过程。城 中村治理不能就治理谈治理,必须与精神文明创建同频共振。要 将消防安全、环境卫生、垃圾分类、诚信经营等文明创建的要求, 转化为具体的治理标准和村民的行为准则。可以借鉴*村获评“全 国文明村”的经验,广泛开展“消防安全星级出租屋”评定、“爱 心妈妈”志愿服务队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探索建立村民道德积分 管理机制,将无形的文明要求转化为有形的激励约束,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