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院系统劳模法官代表座谈会发言材料汇
编(8 篇)
目录
1.爱浸“心”林护成长法润北疆践使命 ............2
2.办好涉老“小案件”彰显为民“大担当” ........4
3.搭建干群关系“连心桥”做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法官 6
4.担使命守初心扬刑事司法公平正义之光 ..........8
5.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民商事案件的价值追求 ...10
6.让青春在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中绽放光彩 .........12
7.以司法为民情怀推动基层法院审判工作提质增效 .14
8.做优执行工作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 .........16
爱浸“心”林护成长法润北疆践使命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法院二十一年的法官,围绕学习贯彻《中
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发挥好英模示范作用主题,我与大家分享在少年审判工作当中的
感悟体会。
一、奋力撑起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法治绿荫。20XX 年初,我
被确诊恶性肿瘤,生命的长度不能把控,但生命的宽度我可以自
己掌握!病情稍有好转,我倍加珍惜时间,仿佛涅槃重生,以百
倍的赤诚之心投入到钟爱的少年审判工作中。爱心所至,“病木”
成林!一路走来,我们影响和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同心同向,共同
织牢、织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保护网。今年 5 月,我获评“全
国道德模范”,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和激励,更是对和我一
起从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法院人的最高褒奖。
二、用力做实未成年人司法审判工作。多年审判实践让我认
识到,减少青少年犯罪重在预防。我们专设“爱林工作室”,打
造“法治﹢德治”品牌,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界力量,在
预防青少年犯罪领域不断探索。我们先后在通辽市 77 所大、中、
小学校建立法治教育基地,努力把“抓前端、治未病”做深做细。
“爱林工作室”创新总结“三个三”工作法,即庭前抓实阅卷工
作,做实走访调查,了解各方反映和意见,掌握导致犯罪的真正
原因,争取做到“教之有据”;庭中对罪错少年开展针对性教育,
争取做到“教之有力”;庭后因人施教,在判决书后另附法官寄
语,争取做到“教之有效”,真正把“寓教于审”做实做细,有
效挽救帮教大批罪错少年走向新生。“爱林工作室”被评为“内
蒙古自治区首届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全区十大普法依法治理创
新案例”。
三、努力建设未成年人保护司法长城。《意见》专门对“加
强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作出重要部署,这是“爱林工作室”
今后开展工作的总遵循。我们将始终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更加注
重对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保护帮扶,着力在未成年人审判专业
化、综合性建设上持续用力;始终坚持办案与治理并重,积极探
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社会调查、社会观护、心理疏导等判后延
伸工作,助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
落地落实,在祖国北疆筑起一道守护未成年人茁壮成长的司法长
城。
办好涉老“小案件”彰显为民“大担当”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法官,在涉老审判工作中,我将认真贯
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
称《意见》),将党中央、最高人民法院的决策部署与本职工作紧
密结合起来、有效落实下去。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在涉老审判中筑牢政治忠诚。《意见》
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审判工作的领导”,这要求我们牢记人民
法院“首先是政治机关”,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做深做实
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全面落实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做实守护民生这一“最大的政
治”,1991 年静安区法院在全国率先成立老年法庭,专门审理老
年案;近年来,我们更是创新探索出涉老案件全流程观护机制,
将专门审判扩充为“立审执”全流程观护,建立“红黄绿”三级
涉老案件标签机制,累计标记 1.2 万余件、调撤率达 60%以上、
执行到位金额超亿元。
二是严格公正司法,切实保障好老年人权益。近年来,我始
终以“如我在诉”意识把定分止争工作做深做实,带领庭室每年
结案 2200 件,上门开庭与家事调查 210 余次;连续 13 年发布涉
老审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其中涉及的“隔代探望”“老养老赡
养”“带孙费”等现象引发广泛关注;由我主审的“法定监护与
意定监护冲突案”“九旬老人保管合同案”入选了最高人民法院
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梳理了 5 年来上海法院审理的涉老涉
家暴离婚案件,撰写的《他下了死手,我再不来离婚,肯定没活
路了》被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微信转发,引发了社会对老年家暴受
害者的关注。
三是积极担当作为,创新涉老司法服务保障工作。静安区是
上海市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区之一。老年人口比重较高,他们对
审判硬件设施有着更高的需求。静安区法院积极应对,建设了上
海首个适老化法庭,对审判设施进行适老化、无障碍化改造,最
大限度地便利当事人诉讼。我在办理一起八旬老人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