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发展的调查报告
党的 XX 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
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一系列深刻阐述,指出发展特色产
业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具体到灌南来说,食用菌产
业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群众增收等方面具有举足
轻重的作用。近期,按照主题教育相关要求,我围绕如何紧跟时
代步伐、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到县农业园区裕
灌、香如、丽泽、友禾、丰泽源、金海、祥顺等企业进行了专题
调研(既有行业龙头企业,又有倒闭企业,还有配套企业),与
企业老总、技术人员以及园区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全面
了解情况、探讨思路、解决问题,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目前灌南食用菌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灌南县坚持将食用菌产业作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
主导产业之一,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改造、培育龙头等举措,全
力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县共有食用
菌企业 37 家(农业园区 34 家),其中投资规模超千万元的有 28
家,超亿元的有 6 家,超 10 亿元的有 1 家;省级食用菌龙头企
业 8 家,市级龙头企业 10 家,拥有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菇、
海鲜菇、玉木耳等 10 多个品种,日产鲜菇 800 余吨,年产值达
55 亿元,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工厂化食用菌集聚度最高、规模最
大的示范基地,先后被评为“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全
国食用菌产品流通示范基地”“江苏省食用菌产业基地县”等称
号。可以说,灌南食用菌的产业基础越来越好,行业影响力越
来越大,科研实力越来越强,品牌价值越来越高。从生产规模
看,20XX 年,全县双孢菇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30%,杏鲍菇
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10%。从行业影响看,裕灌食用菌获得美
国 KKR 集团 3 亿美元投资,收购全球最大的蘑菇菌种生产企业
美国施尔丰公司,获评首批“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成为全
球单体最大、技术水平最高、全产业链的食用菌企业;香如食用
菌实现新三板上市,与李玉院士合作成立了院士工作站,两个企
业分别成为双孢菇、杏鲍菇行业标准制定牵头企业,拥有较强的
话语权。从品牌价值看,“灌南金针菇”获评国家地理标志,“香
意”牌杏鲍菇先后荣获第十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中国工厂
化食用菌十大品牌、江苏名牌等荣誉,食用菌企业累计获得“三
品”基地认定证书 80 个,县农业园区获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区,创成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
二、灌南食用菌产业面临的问题
随着全国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县
食用菌企业发展也凸显出不少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一是产业规模还不够大。从规模上看,我县食用菌产业虽然
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具有“中国食用菌之都”之称的福建省古
田县相比,无论在产业规模、产业链条、行业影响都还存在较大
差距。古田县目前已开发种植食用菌品种 30 多个,产业总产值
超百亿元人民币,具有全国最全的食用菌产业链条,原料采购、
鲜品精加工、冷链物流、批发销售等全线产业聚合度极高,专
业分工最细、生产规模最大、销售市场最广。
二是外部竞争态势日益加剧。省外及周边许多市县都把发展
食用菌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推出诸多吸引力较强
的优惠政策,瞄着我们园区的企业招商。例如,贵州、云南等地,
利用国家扶贫资金大力引进食用菌企业,补贴标准最高甚至达投
资总额的 30%;泗阳县采取政府建厂房出租给企业和给予企业固
定资产投资总额不低于 10%奖励的政策,以吸引企业落户发展;
灌云县、东海县、涟水县、金湖县、沭阳县也都出台政策大力引
进规模型食用菌企业,而我县受制于土地等资源约束,难以再给
出优惠度较高的招商政策,竞争力相对减弱。
三是企业的竞争力不强。当前,食用菌产业逐步进入第三个
发展阶段,即资本化、技术化、智能化阶段,资金实力雄厚、技
术水平高的食用菌企业不断涌现,而我县大部分食用菌企业还处
于第二个发展阶段(机械化阶段),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技术
水平都有差距,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同时,大部分中小企业仍
采用家族式管理,管理水平、发展视野等方面也都存在差距和不
足,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出现发展效益不高的问题。当前 37 家
食用菌企业中,发展势头强劲、效益较好的仅占 1/3 左右;五棵
树、丰泽源、鑫森淼等企业效益一般,正常维持经营,这类企业
约占 1/3;祥顺、祥兴等企业处于停产倒闭状态,成为“僵尸企
业”。
四是融资问题比较突出。园区大部分企业用地基本均为一般
农用地,无法办理产权证,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