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对加快中国康养之都建设的思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对加快中国康养之都建设的思考 康养事关国计民生,事关老百姓身体素质提升,事关人民对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期盼。商洛地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交汇区, 自古以来绿树成荫、蓝天白云、清泉飞流,是“中央水塔”秦岭 的中部核心区,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肩负着 为北京、天津、河南、河北 4 个省市的 20 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 活和生产用水重任重责,习近平总书记叮嘱我们要当好秦岭生态 卫士,赋予了商洛神圣的使命和责任担当。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商洛立地和资源 禀赋优势,提出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的工作思路,之一思路符 合实际、意义深远。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项 目为抓手、以招商为突破、以产业为支撑,专班推进、协同发力, 推动中国康养之都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从调研情况看,目前的 工作还存在着需要关注解决的偏差和短板。 从政府扶持来看,一是政策合力还没有形成。国内四川攀枝 花市探索建立了康养产业标准体系,区分了候鸟型养老、居家养 老等不同服务标准,对康养民居旅馆实施等级管理,省内汉中市 建立医养结合政策体系、管理体系、考核评估体系,安康市制定 出台《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 政策措施,引导康养产业标准化、科学化、规模化发展。相比而 言,我市目前出台的政策不系统不全面不协调,没有建立政策服 务体系,准入标准跟不上行业发展步伐,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 系还不明确,政策引导作用发挥不够。比如:医养结合机构属 于多龙治水,目前新设立医养结合机构仍按照上世纪 90 年代的 医疗机构设立标准建设,医院办养老机构需要另行办理执照,造 成一个单位拥有两个执照、两个管理标准,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 的问题。二是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中省市相继出 台了康养产业的有关政策,但各部门缺少相应的配套实施机制, 在土地供应、资金补助、税费减免等方面未将政策措施具体化, 有的文件条款不明确,措辞比较模糊,有的部门在执行政策时把 “可减免”理解成“不可减免”,把“可”理解为不是必须要办 的事项,对自己有利的就用,对自己不利的就不用,使得政策难 以真正落实到位。三是政策执行弹性过大。我市目前规划的康养 产业“医、养、游、体、药、食”六大领域涉及内容宽泛,在执 行中弹性较大,各成员单位在推进中没有聚焦康养主线,结合自 身职能参与康养之都建设上主动性不强,融合发展意识较弱,部 分县区没有找准突破口,推进重点不明晰,效果不理想。 从社会共识来看,一是比较优势研究不深。商洛年平均气温 12.9℃,最冷时的 1 月平均气温 0.7℃,最热时的 7 月平均气温 24.3℃,城区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常年在 1900 个/cm3 以上,森林 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平均值为 6906 个/cm3,最 大浓度达 11902 个/cm3,属“特别清新”级别,在人体舒适度气 象指数、温湿指数方面,明显优于国内 28 个省会城市和同纬度 城市。但目前对商洛气候、土壤、水质、磁场、海拔、纬度等 康养相关指标的研究欠缺,没有将阳光、空气、山脉、河流、森 林等自然资源转化为康养价值,对自身比较优势的挖掘不够深入 全面。二是社会氛围不浓厚。民众关注度不高,社会资本进入有 限,对康养产业拉动地方发展的认识有误区,一些干部群众简单 的把康养产业发展等同于传统的养老服务业,或者单纯是发展医 疗康养,全市齐心协力推动的氛围还不浓。三是康养人才不充分。 “康养+”产业发展需要各领域科研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在医疗 领域,康养医疗人才总量不足、学科带头人寥寥无几,大医院高 端专科人才难以引进,部分医院中高端人才流失严重,康养人才 存在着“待遇低、引不进、留不住、做不好”等问题。 从市场反馈来看,一是产品供给不足。目前许多企业纷纷跨 界入局,没有规划,紧跟“流行”,全靠“抄袭”,大部分康养产 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一定程度存在一哄而上、同质化等问题, 影响和制约着康养产业健康发展。比如,在健康医疗方面,全市 近 3000 家医疗机构中,三级医院仅 1 家,难以支撑康养产业对 医疗资源的需求。大多数康养机构,只是对养老人员提供餐饮和 住宿等,产业层次较低,服务内容简单,产品开发不足,产业发 展缺乏后劲和支撑。二是龙头引领不强。20XX 年确定市级重点 项目 212 个,年度投资 XX 亿元,其中康养项目 68 个,年度投 资 XX 亿元,占比分别为 32%、22%,康养项目偏少。龙头企业 较少且企业规模偏小,纳税能力弱,全市规上康养企业占比不足 1%,普遍存在着“弱、小、散、乱”状态,尚未形成完善的产 业链、供应链,在市场上缺乏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三是营 销手段缺乏。我市当前的康养项目重前期轻后期,缺乏专业性、 持续性的运营管理。在新媒体时代,很难打造有氛围、有热度、 有话题性的“爆款”产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康养产业伴随着时代呼唤逐渐走上 舞台,迎来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