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区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区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工作推进会上的 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题鲜明,意义重大,就是要深入 分析我区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系统 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 共识、压实责任,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奋力开创 我区文化遗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刚才,区文旅局的同志 通报了全区文物工作的基本情况,几位专家学者、民间文保人士 也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听后很受启发。下面, 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重大意义,在回望历史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地区的魅 力,不仅在于其现代化的城市面貌,更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 蕴。我们 XX 区作为 XX 市的老城区,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拥 有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遍布全区的文物古迹,如同散 落的珍珠,串联起 XX 地区数百年来的发展轨迹,见证了昔日的 繁荣与辉煌,也构成了我们今天推进现代化建设不可替代的文化 根基和精神动力。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将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工作摆在 突出位置,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的方针,在制度建设、资金投入、项目实施、活化利用等方面取 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地方政府在文化遗产管理中扮演着核心角 色,通过法律、资金和行政手段进行综合保护。我们深刻认识到, 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需要一个涵盖财政支持、法律规范和行政措 施的综合性方法。 特别是在 XX 古城的保护利用工作中,我们坚持“修旧如旧、 最小干预”的原则,启动了近十年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整治 工程。通过对 XX 署、XX 票号等一批重点文物院落的精心修复 和活化利用,不仅恢复了历史风貌,更通过植入博物馆、图书馆、 文化展览等新业态,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这一系列举措, 不仅守护了城市的历史记忆,也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 旅游吸引力。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随着文化内涵的不断发掘和旅游业态的 日益丰富,我区的文旅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最新统 计,2024 年,全区接待游客达到 937.54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 现 XX 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文物保护 与文化传承工作所带来的丰厚回报,充分证明了保护与发展是相 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实践告诉我们,守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就是守护 XX 区的根与魂,就是为 XX 区 的长远发展注入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二、清醒把握时代挑战,在审视现实中增强责任担当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区文物保护与 文化传承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亟待破解的难题。这些问 题既有历史积累的沉疴,也有新时期发展带来的新矛盾,必须高 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第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随着城市更新进程的加 快,一些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存的保护压力日益增大。如何在拓展 城市空间、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完整保留历史肌理和文化风貌, 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决心。个别项目在规划建设中,对文化遗产 的敬畏之心不足,存在着保护让位于开发的短视行为,这需要我 们时刻保持警惕。地方政府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时,必须确保新 开发项目尊重并保护遗产价值。 第二,活化利用的水平有待提升。尽管我们在 XX 古城等项 目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总体来看,全区文物活化利用的 模式还比较单一,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拓展。部分文物单位“重保 护、轻利用”,仅仅是“保起来”“圈起来”,未能充分发挥其在 教育、科研、旅游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如何让文物“活”起来、 “火”起来,真正融入当代社会、服务人民群众,是我们必须深 入研究的重大课题。促进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包括向公众开放、 发展相关产业以及提供学习机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第三,资金与人才的瓶颈亟待突破。文物保护是一项投入大、 周期长、专业性强的工作。当前,我区文物保护的资金来源主要 依赖财政投入,渠道相对单一,资金保障的长效机制尚不健全。 与此同时,既懂文物保护技术又善于市场化运营的复合型人才严 重匮乏,专业修复队伍、研究力量、文创开发团队都存在明显 短板,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文化遗产 的保护、修复和推广提供充足的资金是地方政府的基本责任。 第四,社会参与的广度仍显不足。文物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 事业,需要动员各方力量广泛参与。从近期召开的座谈会可以看 出,我区民间蕴藏着巨大的文保热情和智慧。但目前,引导和吸 纳社会力量参与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民间学者、文物爱好者、 企业资本、志愿团体等参与的渠道还不够通畅,尚未形成政府主 导、社会参与、成果共享的良性互动格局。鼓励社区参与和公私 合作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键。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退缩。全区各级各 部门必须站在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的高度,切 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 紧迫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 历史担当,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 三、聚焦关键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