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 年度政治生态分析报
告
根据市委《关于常态化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的实施意
见》文件要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
结果导向,通过专题调研、谈心谈话、查阅资料、征求意见等方
式,全面梳理 2025 年以来本单位政治生态建设情况,深入查摆
存在的短板弱项,深刻剖析问题根源,针对性提出整改提升措施。
现将分析研判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与主要成效
2025 年以来,市工信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
会精神,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
型工业化发展,推动全局政治生态在持续净化中巩固提升、向上
向好,为高质量完成各项重点任务、服务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大局
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一)坚持政治引领,思想根基持续筑牢。市工信局党组始
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巩固深化
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深入贯彻学习教育。
2025 年累计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 21 次,其中专题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要论述 13
次;组织开展专题研讨 6 场,覆盖干部职工 180 余人次。创新
“理论+实践”学习模式,结合“工业企业服务月”“专精特新企
业培育”等重要节点和重大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
展政策宣讲、实践服务 8 场,发放宣传资料 2000 余份。依托“学
习强国”等线上平台,建立“每日打卡+每周晾晒+每月评比”激
励机制,全局人均年度学习积分达 12800 分,在市直机关单位中
排名前列。特别是在理论学习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产业政
策科*同志,坚持手写学习笔记 20 余万字,其结合*地区产业转
型升级撰写的学习心得被《*日报》刊发,成为全局干部职工理
论学习的鲜活榜样。
(二)压实“两个责任”,管党治党向纵深推进。市工信局
党组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年初即制定印发《2025
年党建工作要点》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将全年党建和
廉政工作细化分解为 32 项具体任务,并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签订
《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56 份,确保责任层层压实。构建起“一
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科室负责人承担“直
接责任”的三级责任传导体系。全年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
4 次,专题研究解决难点问题。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全
年共开展 12 轮动态排查,梳理出行政审批、资金分配、项目评
审等重点岗位风险点 23 个,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 28 条。创新实
施“嵌入式”监督模式,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评
审、重点工业项目招投标等核心业务环节设置“纪律观察员”,
2025 年以来对 12 个重点项目、56 家服务对象开展“伴随式”监
督,及时发现并整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7 个。突出“以案促改、
以案促治”,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 4 场,开展
“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案说纪微课堂 6 次,全局干部职工的纪
律意识、规矩意识显著增强。2025 年以来,全局未发生一起违
纪违法案件。
(三)聚焦中心大局,服务发展彰显担当。市工信局党组坚
持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在服务全市
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场上检验政治生态建设成效。2025 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业经济保持稳中向好、进
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截至第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
增长 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1%,固定资产
投资同比增长 9.5%,为全市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成
绩的背后,是全局干部队伍过硬政治素质和担当精神的集中体现。
我们坚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和锻炼干部,围绕“*市重
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百家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攻坚行动,
先后成立“党员突击队”7 支,设立“党员先锋岗”15 个。在推
进*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工作中,相关党员干部连续奋
战 60 余天,深入企业摸排情况、协调解决用能、用地、融资等
突出问题 28 个,有力保障了项目按期投产,相关事迹被行业权
威媒体专题报道 2 次。坚持“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干部,2025
年通过“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活动选拔出业务骨干 12 名,
其中 3 人成功入选*省工信系统“青年尖兵库”;选派 5 名年轻干
部到国家部委、省工信厅跟班学习,选派 3 名干部到*开发区等
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干部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梯队结构得到进一步
优化。全年全局共有 12 人次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其中,运行监
测协调科被评为“*省先进集体”,1 名干部荣获“*市最美公务
员”称号。
(四)涵养清风正气,政治文化日益清朗。市工信局党组持
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执行纪律规定及其要求,对文山会海、铺
张浪费等问题常抓不懈。2025 年,全局“三公”经费支出同比
下降 18%,会议数量和发文数量同比分别减少 25%和 22%。大
力整治“庸懒散慢拖”等作风顽疾,年初部署开展“作风建设与
效能提升攻坚月”活动,建立“周督查、月通报、季考评”的常
态化督查问责机制,全年共通报各类作风问题 12 起,批评教育
15 人次。在全局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在行政
审批和政务服务中,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模式,将
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备案等事项的平均办理时限从过去的 20 个工
作日压缩至 12 个工作日以内。在行业监管服务中,积极落实“柔
性化”执法理念,变被动监管为主动服务,全年组织政策宣讲团
深入园区、企业开展惠企政策解读 37 次,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生
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 19 件,实现了“监管力度”与“服务温度”
的有机统一。良好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赞誉,全局干部
职工普遍反映,“现在工作节奏快了,加班多了,但干劲更足了;
压力虽然大了,但心气更顺了”。
二、存在的问题与深层短板
对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政治生态建设“十看”要求以及新
形势下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新任务新挑战,通过深入查摆,我们
清醒地认识到,全局政治生态建设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
短板。
(一)理论武装的“穿透力”不足,学用结合有温差。从整
体看,理论学习氛围浓厚,但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的
成效尚有差距。部分干部职工存在“为学习而学习”的应付心态,
学习过程停留在“读原文、划重点、记笔记”的表层,联系思想
和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思考、系统谋划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