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农业农村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五卷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同志们: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
党和人民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科学总结了党的二十大以来党领导
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我们党坚
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
果,充分反映了我们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担
当,为我们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提供了权威教材。作为“三农”战线的党员干部,我们必须
将其作为案头卷、枕边书、座右铭,深学细悟、知行合一,切
实转化为推动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伟力。
一、深学细悟、融会贯通,筑牢“三农”战线思想根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蕴含着指引“三农”发展的深
邃思考和战略擘画,我们必须带着使命、责任和感情学懂弄
通,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
(一)把握理论创新的时代高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
决定性意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集中展现了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特别是“十个明
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丰富内涵与内
在逻辑。其中明确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必须牢
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对于农业大市的我们而言,这既是根
本遵循,更是政治要求。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深化对“两个
确立”决定性意义的领悟过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新时
代“三农”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根本
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全局党员干部务必做到思想上高度认同、
政治上坚决维护、行动上紧紧跟随。
(二)把握握强国复兴的战略擘画,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
的“三农”篇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深刻阐述了中
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
的短板在农业,难点在乡村,潜力也在乡村。我们必须深刻认
识到:一是深刻认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极
端重要性。要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到每一寸高
标准农田、每一项农业核心技术攻关上,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
全这一头等大事的政治责任。我市作为粮食主产区,必须勇挑
重担,在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上持续发力。二是深刻认识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深远意义。这不仅是提升农民福祉的
内在要求,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
深刻理解“和”与“美”的丰富内涵,将其融入乡村规划建
设、人居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培育等方方面面,打造承载乡
愁、富有活力、令人向往的现代乡村家园。三是准确把握巩固
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任务。必须健全
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
生发展动力,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三)把握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深刻牢记“国之大者”中
的农民关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通篇贯穿着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
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要深刻体悟习近平
总书记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对农民利益的深切关怀:一是
着力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下功夫。扎实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壮
大,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多渠道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切实解决
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着力在维护农民主体地位和权利
上下功夫。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在乡村建设和治理中的知
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三是着力在提升农民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上下功夫。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向农
村覆盖,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充满活
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二、知行合一、担当实干,谱写乡村振兴崭新篇章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我市“三农”工作
实际,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
大动力和实际成效。
(一)聚焦首要任务,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展现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