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湾有引力”区域化党建经验做法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湾有引力”区域化党建经验做法 近年来,XX 省 XX 市 XX 区立足汉江湾区位优势,深入实 施“全域建强”工程,创新构建“湾有引力”区域化党建共同体, 通过建强纵向到底组织体系、拓展横向到边协同机制、凝聚多元 共治主体力量,搭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区域共治平台,全面提升城 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效能,为大力推动产业、城市、生态、社会 “四个转型”、加快建设“三个先行示范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先行示范区、城市更新先行示范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示 范区)注入强劲动能。 一、筑牢组织强根基。XX 区持续建强“街道党工委—社区 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 654 个小区党支部应建尽建、实质化运行,选优配强 4207 名小 区党组织书记、楼栋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推动基层党组织一 贯到底、执行有力。开展“社区遍访”行动,落实区委书记、街 道党工委书记“两个走遍”要求,建立“街道班子联社区、社区 ‘两委’联网格、网格员联小区、楼栋长联居民”四级包联机制, 压实以上率下、以下促上的责任链条,对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接 诉即办。 二、锻造队伍提能力。实施“硚见头雁”培育行动,完善区 级选育管用 6 项措施,发挥“名书记”帮带作用,开展上门问诊、 “硚见头雁”圆桌会等活动 21 次,做到“一线讲给一线听”,全 面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治理能力。创新招录模式,率先实施社区 工作者专项招聘,稳步推进跨区交流回归,着力打造一支群众满 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开展“炼在基层”行动,引导社区实践锻 炼干部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完善下沉党员和居住地报到党员管理 机制,组织省市区机关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形成“组织派单、 党员接单、群众评单”服务闭环,激励 1.6 万名下沉党员在基层 一线领岗履责。 三、优化机制增效能。以“规模适度、效能优先”为导向, 按照 3000 户左右的社区规模标准,建立社区规模动态调整机制, 推动形成更有效率、更加科学的基层治理单元。持续推动资源、 服务、管理三下沉,优化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健全社区工作事项 准入制度,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发挥“红色物业” 引领作用,实现老旧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 100%全覆盖,建立 “三方联动”机制,通过“居民提需求、支部定议题、三方抓落 实”模式化解物业纠纷、停车矛盾等高频问题。创新“百名楼管、 进网入格”机制,吸纳 358 名物业工作人员为兼职网格员,就近 就便解决矛盾问题 740 项,推动小事不出小区。打造“家门口” 智能社区服务体系,500 余个事项实现“云端办理”、远程帮办, 打通服务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构建共建共治“生态圈” 四、打造共建平台。XX 区吸纳中央及省市级驻区单位、“两 企三新”领域党组织负责人等 445 名兼职委员,构建“街道党工 委+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立体化联动体系。以街道社区党组 织为主导,与兼职委员所在单位建立开放性的互联互动纽带,通 过签订共建协议、干部互派交流、人才结对培养等加强组织共建。 深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搭建跨层级、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商 议事平台。每季度落实“四个一”机制,开展一次问题收集行动, 梳理群众急难愁盼事项;落实一次群策群力商讨,邀请相关部门、 驻区单位、党员群众代表围绕区域治理集思广益献计出力;抓好 一次跟踪问效督办,对集中商定推进的重大项目、重要事项跟踪 问效;组织一次成员共建活动,赴现场研究磋商居民群众和辖区 单位反映强烈的问题。 五、完善共治机制。构建“三张清单+四级处置”问题解决 体系。推行资源、需求、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