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全会精神专题访谈发言
汇编(5 篇)
目录
1.分管乡村振兴的县委副书记在接受 X 电视台关于学习贯
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访谈时的发言 ..........2
2.县委书记访谈稿在接受电视台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
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访谈时的发言 ......................5
3.县委宣传部部长在接受 X 电视台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
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访谈时的发言 ....................8
4.县委组织部部长在接受 X 电视台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
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访谈时的发言 ...................11
5.县长在接受电视台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
神专题访谈时的发言 ...............................14
分管乡村振兴的县委副书记在接受 X 电视台
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访
谈时的发言
主持人好,各位观众朋友们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描绘了新蓝图、注入了新动能。作为一名分
管“三农”工作的干部,我深受鼓舞,也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全
会《建议》中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等重要部署,与我们正在做和将要做的工
作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十四五”以来,我们 X 县的“三农”工作取得了长足进
步,粮食连年丰收,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美丽乡村建设亮点
纷呈。但对照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
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
把宏伟蓝图转化为 X 县田间地头的丰收实景和农民群众的幸福
笑脸。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三个新”上狠下功夫,奋力开创
我县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一是聚焦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
展现新作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
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我们将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严
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全县粮食
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同时,我们将把发展新质生产力贯穿
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全过程,大力推广精准播种、智能灌溉、无人
机植保等智慧农业技术,培育壮大 X 种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
技含量和效率。围绕我县的 X 中药材、X 食用菌等特色产业,
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推动“土特产”升级
为“金招牌”。
二是聚焦和美乡村与文旅融合,在打造宜居宜业生活环境上
绘就新画卷。全会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
底色。我们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农村人
居环境整治提升,从“一处美”迈向“全域美”。重点实施农村
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的提档升级,完善乡村道路、通
信、电网等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挖乡村的生态价值
和文化价值。依托我县“三山两水一分田”的独特地貌和 X 民
俗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康养、农事体验等新业态,规
划建设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
体,让沉睡的乡村资源变成发展的资本,让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
济。
三是聚焦农民增收与乡村治理,在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上
探索新路径。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我们将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
作为中心任务,通过发展产业带动、鼓励创业带动、盘活资源带
动等多种方式,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和高素质农民队伍,让更多“田秀才”“土专家”在农村大
显身手。同时,我们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
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等有效治理
方式,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让农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
红火,精神面貌越来越昂扬。
谢谢大家。
县委书记访谈稿在接受电视台关于学习贯彻党
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访谈时的发言
主持人好,各位观众朋友们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6 周年之
际,也是在“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蓄力
开局的关键历史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
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
为我们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
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现场聆听了全会精神传达,我倍感振奋、
深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回顾“十四五”时期,我们国家走过的道路极不寻常。面对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影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攻坚克难,推动中国号
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
就的取得,最根本在于“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展望“十五
五”,全会为我们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